关怀版
丽水市科技局logo

市中心医院纪建松教授课题组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报道中药单体荜茇酰胺增强抗肝癌疗效的新进展

来源:丽水市中心医院实验室 作者:陈晓晓 发布日期:2022-04-29 16:41:14

近日,市中心医院纪建松教授课题组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Piperlongumine synergistically enhances the antitumour activity of sorafenib by mediating ROS-AMPK activation and targeting CPSF7 in liver cancer.”的研究论文,报道中药单体荜茇酰胺增强抗肝癌疗效的新进展。

荜茇酰胺(Piperlongumine), 又称荜茇明碱,属生物碱类化合物。最初分离自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inn. 的根。近年来,随着对荜茇酰胺研究的深入,发现荜茇酰胺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其中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非常小,因此荜茇酰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够选择性杀死肿瘤的中药单体,但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纪建松教授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近8年来围绕中药单体荜茇酰胺的抗肿瘤作用及潜在机制展开系列研究,重点关注荜茇酰胺对胃癌、结直肠癌及肝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结合传统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探索其协同抗肿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课题组近年来先后在Cancer Letters,Pharmacological Research,Cell Death &Disease,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Aging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前期工作中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发现荜茇酰胺能够靶向抑制CPSF7表达,从而调控WWP2 mRNA 3'端长度,抑制下游AK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81573657)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81803778)的资助,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项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围绕荜茇酰胺的肝癌作用展开探索性研究,创新性地证实了荜茇酰胺具有协同增强索拉非尼的抗肝癌效果。研究发现荜茇酰胺联合索拉非尼能够诱发肝癌细胞内ROS爆发性增加,导致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氧化应激损伤、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使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并证实了荜茇酰胺通过靶向CPSF7激活细胞内ROS-AMPK通路增强索拉非尼的抗肝癌效果,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价值。

本成果第一作者为温州医科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郑丽云和方世记,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浙江省影像诊断与介入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纪建松教授和赵中伟教授。

中医中药的推广应用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纪建松教授团队在丽水市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正围绕三叶青等畲药抗炎抗肿瘤作用及潜在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为开发具有确切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安全并具有丽水特色的新一代防治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而努力。


市中心医院纪建松教授课题组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报道中药单体荜茇酰胺增强抗肝癌疗效的新进展

来源:丽水市中心医院实验室 作者:陈晓晓发布时间:2022-04-29   浏览次数:

近日,市中心医院纪建松教授课题组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Piperlongumine synergistically enhances the antitumour activity of sorafenib by mediating ROS-AMPK activation and targeting CPSF7 in liver cancer.”的研究论文,报道中药单体荜茇酰胺增强抗肝癌疗效的新进展。

荜茇酰胺(Piperlongumine), 又称荜茇明碱,属生物碱类化合物。最初分离自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inn. 的根。近年来,随着对荜茇酰胺研究的深入,发现荜茇酰胺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其中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非常小,因此荜茇酰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够选择性杀死肿瘤的中药单体,但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纪建松教授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近8年来围绕中药单体荜茇酰胺的抗肿瘤作用及潜在机制展开系列研究,重点关注荜茇酰胺对胃癌、结直肠癌及肝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结合传统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探索其协同抗肿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课题组近年来先后在Cancer Letters,Pharmacological Research,Cell Death &Disease,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Aging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前期工作中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发现荜茇酰胺能够靶向抑制CPSF7表达,从而调控WWP2 mRNA 3'端长度,抑制下游AK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81573657)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81803778)的资助,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项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围绕荜茇酰胺的肝癌作用展开探索性研究,创新性地证实了荜茇酰胺具有协同增强索拉非尼的抗肝癌效果。研究发现荜茇酰胺联合索拉非尼能够诱发肝癌细胞内ROS爆发性增加,导致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氧化应激损伤、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使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并证实了荜茇酰胺通过靶向CPSF7激活细胞内ROS-AMPK通路增强索拉非尼的抗肝癌效果,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价值。

本成果第一作者为温州医科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郑丽云和方世记,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浙江省影像诊断与介入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纪建松教授和赵中伟教授。

中医中药的推广应用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纪建松教授团队在丽水市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正围绕三叶青等畲药抗炎抗肿瘤作用及潜在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为开发具有确切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安全并具有丽水特色的新一代防治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而努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