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动态 | >> 科技特派员(已归档) |
科技特派员20周年 | 科技特派员点燃遂昌乡村振兴“智慧引擎”
来源:丽水市科技局 发布日期:2023-07-28 16:11:56编者按:今年是浙江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斗转星移的时光里,2000多名科技特派员心怀赤诚,一腔热血写春秋,他们穿梭山林、躬耕田野,以使命和责任、情怀和担当,在丽水绿水青山的大地上写下一个个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故事。对此,我们推出“科技特派员20周年”专栏,讲述丽水20年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取得的丰硕成果,解读特派员如何利用“致富密码”回答时代之问。
遂昌县:
“设备参数正常、产线运行平稳,平均分钟产量180,初步估算年产量将超过7200万瓶……”日前,身在杭州的浙江农林大学中药与健康研究所所长吴学谦一边翻阅着智能化生产线的验收报告,一边想着三叶青即将上线生产口服饮片,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作为一名派驻遂昌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吴学谦一直专注于三叶青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不仅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材袋式标准化种植新模式,解决了中药材连作障碍和品质一致性难控制的“卡脖子”问题,还在遂昌药王谷打造了一个集10余种不同立地条件的三叶青种植新模式示范点,目前已辐射带动全县发展了约4000亩林下三叶青种植。
自2003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遂昌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积极构建“科技特派员+科技项目+科技平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以科技赋能山区县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年来,各级科技特派员立足遂昌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科技示范项目,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共引进、种养新品种745个,推广新技术441项;培育示范农户12770户,增加农民收入4.8亿元,新增就业人数3.2万余人;举办培训班1700多期(场、次),培训农民近4.5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9万份。
正是有了科技特派员在各自专业领域充分发挥科技支农作用,不断点燃起了遂昌乡村振兴的“智慧引擎”。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田薇入驻柘岱口乡之后,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烤薯产业,邀请其导师前往柘岱口开展新品种改良,推广高效种植技术,为柘岱口乡量身定做山区经济发展思路,将柘岱口打造成了浙西南烤薯产业核心区。省农科院博士赵福成2021年在濂竹乡试种水果玉米,第一期产值就超过十万元,带领村集体走上了增收消薄之路,水果玉米也打造成了网红爆款……在遂昌,像这样的典型案例不胜枚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过程中,2008年,遂昌县还与浙江农林大学在全省率先签订法人科技特派合作协议,同时建立校地党政一把手定期会议机制,成立浙江农林大学和遂昌县人民政府科技特派员办公室,服务双方科研与生产人员开展工作。入驻的特派员充分利用多学科、跨部门组成的团队优势,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组建产业科技服务组织,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创建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进行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使科技服务领域从过去的产中服务拓展到产前、产中、产后整个产业链。
据了解,仅2010年,农林大学就与遂昌林业局、石练镇、高坪乡等6个乡镇部门签订相关产业的合作协议。2013年,双方又在法人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暨共建“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签约仪式上签订了六项合同;2016年,开展碳汇林业专项规划等合作。在15年的合作中,遂昌与浙江农林大学逐步探索形成了“个人特派员结对项目、团队特派员服务产业、法人特派员支撑全县”的遂昌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农林模式”,并于去年将合作模式升级为“全校服务全域”,有力推动了欠发达山区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