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丽水市科技局logo

丽水市科技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

来源:办公室(外专局) 作者: 舒康 发布日期:2024-06-21 10:51:2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彰显了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激活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聚焦科技赋能,打造人才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以人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以每个县域试点产业链为切入口,围绕技术、企业、人才等关键要素,大力实施“九个一”赋能行动,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1—4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4.4%,高于全省平均27.9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到20.91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全省第三。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重大项目、人才、资金一体配置,加快浙西南科创中心、“十子连珠”和十大科创开放平台建设,打好平台整合、空间拓展、腾笼换鸟系列要素保障“组合拳”,推动形成人才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引育并举,打造人才发展“蓄水池”。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广开进贤路,诚纳天下才。通过构建精准引才体系,优化“绿谷精英”引才审查与评价机制,坚持按需引才、精准引才,围绕半导体、健康医药等主导产业开设引才专场,注重人才科技项目的产业导向和落地导向,大力引进“紧缺急需”人才;通过构建多元育才体系,放宽用才年龄限制,支持青年科研人才开展学科培育、技术服务和科研攻关,优先承担联合区域基金、重点研发、公益性研究等科研项目,努力培育创新型青年人才。今年已遴选“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项目23个,引进外国专家15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持续放大“绿谷精英”品牌效应,着力提高项目遴选质效,赋予40岁以下人才更多财物和科研路线决策权,放权松绑加快人才落地,引导人才和创新要素向主导产业集聚。

激活创新因子,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人才作为链接科技与产业的关键要素,也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子。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坚持目标导向,引进浙大—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杭电丽水研究院等16家实体化研究院,定期定量选派高校人才来丽创新创业,打通“科教产”协同聚才路径。坚持结果导向,走深走实“147·浙丽转”丽水路径,专项实施市县联动和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集中解决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小切口”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通过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261人;通过先用后传梳理需求清单716项,匹配清单454项,转化清单245项,人才清单293项。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实体化研究院建设,以引领支撑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加速集聚为目的,通过开展“强基、提质、增效、赋能”四大行动,更大力度发挥“政产学研”合作优势,吸引长三角地区人才创新资源汇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科技支撑。


丽水市科技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

来源:办公室(外专局) 作者: 舒康发布时间:2024-06-21   浏览次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彰显了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激活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聚焦科技赋能,打造人才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以人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以每个县域试点产业链为切入口,围绕技术、企业、人才等关键要素,大力实施“九个一”赋能行动,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1—4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4.4%,高于全省平均27.9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到20.91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全省第三。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重大项目、人才、资金一体配置,加快浙西南科创中心、“十子连珠”和十大科创开放平台建设,打好平台整合、空间拓展、腾笼换鸟系列要素保障“组合拳”,推动形成人才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引育并举,打造人才发展“蓄水池”。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广开进贤路,诚纳天下才。通过构建精准引才体系,优化“绿谷精英”引才审查与评价机制,坚持按需引才、精准引才,围绕半导体、健康医药等主导产业开设引才专场,注重人才科技项目的产业导向和落地导向,大力引进“紧缺急需”人才;通过构建多元育才体系,放宽用才年龄限制,支持青年科研人才开展学科培育、技术服务和科研攻关,优先承担联合区域基金、重点研发、公益性研究等科研项目,努力培育创新型青年人才。今年已遴选“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项目23个,引进外国专家15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持续放大“绿谷精英”品牌效应,着力提高项目遴选质效,赋予40岁以下人才更多财物和科研路线决策权,放权松绑加快人才落地,引导人才和创新要素向主导产业集聚。

激活创新因子,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人才作为链接科技与产业的关键要素,也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子。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坚持目标导向,引进浙大—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杭电丽水研究院等16家实体化研究院,定期定量选派高校人才来丽创新创业,打通“科教产”协同聚才路径。坚持结果导向,走深走实“147·浙丽转”丽水路径,专项实施市县联动和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集中解决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小切口”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通过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261人;通过先用后传梳理需求清单716项,匹配清单454项,转化清单245项,人才清单293项。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实体化研究院建设,以引领支撑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加速集聚为目的,通过开展“强基、提质、增效、赋能”四大行动,更大力度发挥“政产学研”合作优势,吸引长三角地区人才创新资源汇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科技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